当前位置:首页  >  县级动态

全国科普月丨科学星光点亮童心:2025“启蒙星”暑期公益班精彩回顾

  • 发布日期:2025-09-04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科协
  • 字体:[ ]

这个夏天,为激发儿童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让科学的种子在童心绽放!2025年7月至8月,苍南县科协在灵溪镇"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倾情打造"启蒙星暑期科学公益班",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奇妙科学世界的大门。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探索家,知识将跳出课本:通过"会跳舞的彩虹光""空气火箭发射"等十多个沉浸式实验,孩子们将亲手触摸光的折射、感受气压推进,在玩转科学中培养观察力与创造力。独创"现象魔法-原理揭秘-生活应用"三步教学法,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点燃了我区青少年的科学热情,让好奇心在实践中绽放,让科学梦在夏日里启航。

第一期:小小航天员---空气火箭的科学冒险

 

以“空气火箭”为主题的儿童科学实践课,活动通过“气压推进”原理将航天科技转化为可操作的趣味实验,包含“航天知识启蒙+气压原理可视化+工程思维培养”三大亮点模块,最后以“宇宙探索”愿景升华主题,将气压火箭实验与航天梦想关联,展现出科普教育“小实验大情怀”的独特价值。


第二期:科学小工匠---DIY风扇的创意课堂

 

以“DIY电动风扇”为载体,巧妙融合科学原理与生活应用,包含“电能转化实践课+电路思维启蒙+科学素养培育”三大核心亮点。从电路连接到结构组装(电池→导线→马达→扇叶),将抽象的“电能→动能→风能”转化过程具象化展现“小制作大教育”的科普理念。建议增加孩子专注接线特写与成品风扇转动动图,能更立体呈现实践教育的感染力。


第三期:科学魔法师---自制洗手液的奇妙课堂

 

通过自制洗手液这一生活化场景,巧妙融合科学原理与健康教育的双重目标。活动设计呈现“科学原理生活化教学+STEM教育全流程实践+成果驱动的能力培养”三大亮点。从原料称量、混合搅拌到成品检测,强调“失败-调整”环节的教育价值,孩子们完整参与洗手液生产的微观流程。在制作过程中,将复杂的表面活性剂去污机制、pH值安全检测等化学知识,转化为儿童可理解的“魔法清洁力”比喻,配合直观的pH试纸变色实验,使抽象理论具象化。


第四期:导电魔法课---当科学遇上童趣

 

活动以"安全导电"贯穿始终,既科普基础电学知识,更通过实操强化用电安全意识,体现县科协服务阵地"寓教于乐"的基层科普创新模式。通过生活化的电路实验实现“电学原理具象化教学+实践能力阶梯式培养+科学素养多维渗透”三重教育目标。


第五期:摩擦力大冒险 小侦探玩科学 

创新教学设计将抽象的摩擦力原理转化为趣味探索体验,包含“生活化情境导入+多维度实践探究+STEM教育深度融合”三大核心亮点。通过将轮胎实验与汽车防滑链、登山鞋底等生活案例关联,实现从课堂认知到现实应用的思维迁移,彰显基层科普活动"小实验大智慧"的教育价值。


第六期:密度魔法秀---彩虹流星雨里的科学密码

 

通过"油水密度实验"将抽象物理概念转化为视觉奇观,实现“概念具象化教学突破+多感官探究实验设计+科学思维阶梯培养”三重教育创新。活动以"每个孩子都是密度侦探"作结,将实验用的油水瓶比作"科学魔瓶",鼓励孩子在家继续探索(如尝试蜂蜜/洗洁精分层),体现"课堂-生活"的科学实践延伸。


第七期:进化大冒险:从古猿到智人的科学探秘

 

"人类进化"科学公益课,通过沉浸式互动教学实现“视听化认知启蒙+问题驱动式深度探究+科学人文双维度融合”三重教育价值。通过该活动彰显基层科普的创新模式:用可操作教具化解抽象理论,以争议性问题保持思维活性,最终实现"认知-情感-价值观"的立体塑造。


第八期: 光影实验室:彩虹星空的科学童话

 

活动以"魔幻炫彩灯"实验为载体,通过“多感官沉浸式体验+现象驱动教学法+科学人文双浸润”三重设计实现科学教育目标。该课程成功将折射率、波长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童年记忆,为基层科学教育提供了"现象震撼+原理内化"的范本,印证了优质科普活动"玩中学-学中思"的教育价值。

2025年“启蒙星暑期科学公益班”圆满落幕!这八期以趣味实验与互动教学相结合的主题活动,见证了科学思维在基层儿童中的萌芽——从好奇发问到动手验证,从现象观察到原理归纳,孩子们展现出的探索热情正是科普教育最珍贵的成果。未来,县科协将继续打造更多普惠性科普实践活动,让科学的星光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