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一场科普盛宴在苍南县四所中小学同步开启。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徐亮和潘春洪两位专家,分别以《近视眼病因及防控新模式》和《走近人工智能》为题,为苍南学子点燃了好奇心,叩开了探索未来世界的大门。
以科学思维,解近视防控之谜
在江滨实验小学和宜山三小,徐亮老师以《近视眼病因及防控新模式》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内容翔实、深入浅出的科普讲座。他从日常的用眼场景出发,引导同学们一步步拨开近视成因的迷雾,生动地阐释了其背后核心的生理机制——眼轴过长或屈光力过强。徐老师不仅讲解了知识,更着重纠正了常见的认知误区。他特别强调,遗传因素并非近视的决定项,而后天的环境因素才是可防可控的关键。他传递了一个积极而明确的信号:科学干预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有效对抗遗传风险,守护光明未来。
讲座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意犹未尽的孩子们立刻涌上前去,将徐老师团团围在中间,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全新感悟与心中疑问,将现场的氛围再次推向高潮。
走近人工智能,点燃科技梦想
与此同时,在灵溪三中和钱库一中,潘春洪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走近人工智能》的精彩科普讲座。潘教授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和案例,将人工智能这一抽象而复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智能语音助手、人脸识别技术,到工业生产中的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潘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已经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在讲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时,潘教授通过简单易懂的比喻和互动环节,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他以人类学习知识的过程为例,类比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算法,让同学们明白人工智能是如何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来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的性能。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都踊跃提问,这种面对面的互动,不仅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展望前路,苍南科协将持续推动科普进校园,让科学家们带来的、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知识,点燃好奇,照亮前程,守护每一颗科学种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