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疗,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正凭借其独特的诊疗手段,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重塑着全球医疗格局。8月23日,由浙江省医学会主办、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的一场极具特色“科学咖啡馆”主题活动——苍南县核医疗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核医疗领域专家齐聚苍南,深入分享核医疗高端设备研发、医用同位素转化、核医学数智化管理等最新趋势,通过互动碰撞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现场,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一级巡视员叶荷瑞,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委汪静,上海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黄钢,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分会主委李亚明,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中国核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理事长何作祥,国家药监局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志,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核学会理事长华跃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等嘉宾一同参加了这场充满智慧与活力的“科学咖啡馆”活动。
在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浙江省核医疗产业临床合作共建正式启动,并举行了温州市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临床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放射性药物GLP实验室共建项目、自动分装注射仪等高端核医疗设备投资项目、核医学科建设合作项目、浙里核医平台合作项目、核医学数智AI中心建设项目、医用同位素合作项目等一批核医疗投资及合作项目正式签约。
下午的交流氛围愈发浓厚,多位嘉宾分别围绕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在常规药物与放射性药物创新中的应用研究、电磁分离医用同位素产业化、核医学数智化管理及大数据应用的前景展望、海盐县医用同位素情况作主旨交流发言。此外,与会嘉宾还围绕核药发展的困境和解决途径、放射性药物生产园区环保要求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在“科学咖啡馆”里进行一场激烈而又充满智慧的头脑风暴。会议还举行了核医疗高端设备论证会,为核医疗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设备升级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叶荷瑞指出,核医疗产业链条长、环节多,需从同位素生产、药物研发、设备制造到临床应用等各环节同时发力,实现上下游协同和支持。同时发展核医疗产业必须坚持政府与企业协同发力,构建企业之间开放协作、共生共荣的健康生态,避免陷入恶性竞争或零和博弈。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行业秩序、优化整体布局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产业链各主体形成发展合力。
本次“科学咖啡馆”活动还提出,核医疗不仅关乎科技创新,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未来应持续强化协同创新,打通基础研究至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高度重视规模化量产与临床转化,并深化区域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同时,要勇于突破制度瓶颈,在行业监管、医企对接、绿色审批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产业发展机制。要高度重视临床核医学的推广应用,持续强化“产学研用医金”多方协同,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推动核医疗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核医学事业的全面提升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