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级动态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聚焦产业振兴 创新产教融合模式 科技小院助力农民技术人员培训升级

  • 发布日期:2025-05-22
  • 浏览次数:
  • 来源:永嘉县科协
  • 字体:[ ]

5月20日,由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承办的“第119期(中草药)农民技术人员培训班”在浙江永嘉药用兰科植物科技小院顺利开班。永嘉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建权、副主席林雪川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来自温州各县市区的近100名中草药种植户、农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及产业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本次培训以“科技助力产业升级、林下经济绿色发展”为主题,通过理论授课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浙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班动员:凝聚共识促发展  

开班仪式上,永嘉县科协副主席林雪川作动员讲话。他指出,浙南地区中药材资源丰富,是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之一,但当前仍面临种植技术粗放、产业链延伸不足等挑战。他强调,此次培训旨在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推进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品牌化提供人才支撑。

 


  理论授课:专家引领拓视野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朱建军教授以《浙南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为题,深入剖析区域产业格局。他通过数据分析指出,温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但精深加工率不足20%,亟需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附加值。朱教授建议,农户可探索“订单农业+合作社”模式,与药企建立稳定合作,同时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浙江农林大学郑颖副教授聚焦技术难点,带来《兰科药用植物林下栽培关键技术》专题讲座。她从种质资源筛选、仿生环境构建、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节展开讲解,并现场演示了铁皮石斛、金线莲等品种的基质配比与温湿度调控技巧。“林下种植既能节约耕地,又能提升药材品质,但必须精准控制光照和水分。”郑颖的实操性讲解引发学员热烈讨论,不少农户当即表示计划尝试林下复合种植模式。

 


  基地实践:实地研学强技能  

培训班组织学员在永嘉中草药示范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在占地200亩的科技小院试验大棚中,谢琼琼带领学员观察三叶青、黄精等道地药材的生长状态,详细讲解育苗移栽、水肥一体化管理等技术要点。

为期一天的培训在学员们的实践观摩中圆满落幕。永嘉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期培训紧扣产业需求设计课程,后续将建立跟踪服务机制,依托“科技小院”平台为农户提供长期技术指导。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学习既更新了知识储备,又拓宽了产业视野,未来将积极应用新技术,推动中药材种植向生态化、集约化转型。以科技之力赋能绿水青山,以人才振兴激活产业动能。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