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2日,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文成顺利举行。本次大会围绕“安全用药、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及草药鉴别能力培训”的会议主题作专题报告与学术交流,并邀请中草药专家采取野外培训的方式讲解中草药相关的知识及压制标本的相关技术。课程通过室内理论授课与户外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来自温州地区各医疗机构的近90名中西药药学同道参加此次会议。
3月1日,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委、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林观样主任在开幕式中致辞。他强调,安全用药在医疗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次系列活动从平阳、泰顺再到此次文成之行,着眼于推动基层用药安全的发展并提升县市级中西医药学从业人员中草药鉴别能力。此外,风头正劲的AI技术正迅速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对我们的医疗模式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药学工作者要抓住机会,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会议接下来由温州市中心医院医务科副科长李震岳分享,他以《安全用药的思考》为题展开,从安全用药的概念讲起,深入剖析如何探寻安全用药,延伸至药品安全全周期管理中药学人员所起的关键作用,点明努力成为保障药品安全关键一环的重要性。过程中,详细阐释了药品安全性要点,以及医疗机构对药品全流程监管的方法与门道,着重强调在现有知识体系下,要巧用各类手段,尽可能降低错误发生率。这番分享,为在场的众多同行提供了丰富启发与深刻思考。
乐清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戈洪磊以《我院临床药学开展实践与思考》为题全面且细致地阐述了乐清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涵盖的多项工作内容。他先介绍临床药师责任科室的片区划分,点明对精准服务的重要性;接着阐述合理用药全流程监管的要点,提及药事专管员的设置,以及他们如何协同临床科室开展药事质控检查,确保科室用药规范。他还分享了精准药学服务与药学会诊的实操经验,为大家开展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了清晰参照。最后,戈洪磊副主任药师着眼未来,深入思考临床药学发展方向,提出参与临床与医保DRG工作,助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投身促进基层合理用药行动,提升全民用药素养;进一步借助AI信息化技术,为用药水平提升注入新动力。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药师曾大利在《构建集采药品监管系统,助力集采精细化管理》的报告中,以“集采到底好不好?”这一问题开场,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顺势引出集采药品的发展历程,梳理了从起步到逐步完善的关键节点与重要变革。随后,他聚焦集采药品管控数字化系统的构建,详细阐述其运作机制与功能亮点。通过这一系统,集采任务量的完成效率大幅提升,临床医生能够实时、动态地监测科室相关药品完成量,从而精准把控集采进度。该系统不仅为集采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还因其操作简便、兼容性强,具备极高的推广价值,有望在更多医疗机构落地,推动集采工作迈向精细化管理新阶段。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骨伤科副主任护师林福群以《中医药适宜技术分享/耳穴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为主题,从失眠的中医理论基础切入,详细剖析失眠在中医体系中的病因病机,让听众对这一病症有了深入理解。紧接着,林福群副主任护师着重介绍耳穴压豆疗法在治疗失眠上的独特优势,如绿色安全、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等,揭示其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进而改善睡眠的作用原理。为了让大家更直观感受,现场进行耳穴压豆演示,细致讲解操作步骤,从穴位定位到豆粒粘贴手法,每一步都清晰展示。随后,围绕耳穴压豆的临床开展策略,如如何精准辨证选穴、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等展开深入讲解,还分享了实际应用中的经验与注意事项。最后,林福群副主任护师展望未来,探讨耳穴压豆疗法在技术创新、适用范围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回溯其古老起源,立足当下,展望这一传统中医疗法在现代医学领域绽放新光彩。
本次“安全用药基层行——文成站” 会议吸引了温州地区(尤其是文成县人民医院医共体以及文成县中医院医共体)近90名医务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现场,参会者们个个全神贯注,认真聆听。会议聚焦关键,深度剖析问题,拓展信息广度,提供实操指引与理论支撑,助力工作高效推进。会议结束后,林观样主委和蔡进章主任赠予了文成县人民医院医共体以及文成县中医院医共体各位学员《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并合影留念。该书由蔡进章主任主编,共收录200余种中草药,详细介绍了中草药的科属、别名、产地、功效等,深受医药工作者和中草药爱好者的喜爱。
3月2日,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观样主任药师、林崇良主任中药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蔡进章主任中药师组成的专家组分三队分别带领学员们在文成铜铃山石垟林场开展中草药鉴别野外培训活动,与山间的常见及稀有药用植物进行一场别样的邂逅。
在温州文成,铜铃山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隐者,于岁月的长河中静默屹立。专家组的成员们讲解细致入微,认真介绍了文成铜铃山常见的茜草科植物茜草、景天科植物垂盆草、堇菜科植物堇菜等药用植物。文成铜铃山石垟林场位于文成县西北部,温州三县交界处,不乏一些珍稀及重要的中草药,如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为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是文成本土的特色药用植物。还有五加科植物树参,其根、枝叶等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而龙胆科的肺形草,全草入药,可达到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治疗效果。这些稀有药用植物身姿小巧玲珑,却蕴含着生命的坚韧,在这片静谧的天地里,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与铜铃山的山水相依相伴,历经无数个春秋,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近年来在苍南、永嘉、文成、泰顺等地多次组织学术会议,深入到林间山地,深挖本土中草药宝藏,以匠心打造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闪耀窗口,全方位展示温州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品类繁多的中草药资源,尽显瓯越大地的本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