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动态

这场科学咖啡馆纵论温州未来发展新蓝图 探究新质生产力如何助推 “强城行动”

  • 发布日期:2025-03-27
  • 浏览次数:
  • 来源:青科会传播中心
  • 字体:[ ]

3月26日,新质生产力助推我市“强城”发展“科学咖啡馆”活动在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秘书处业务总部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温州研究院院长、温州市新质生产力科创联盟理事长叶志镇,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约40人,纵论温州未来发展新蓝图,探索研究新质生产力助推 “强城行动”的新路径、新举措。

微信图片_20250327195310.jpg

微信图片_20250327195314.jpg

现场报告会上,叶志镇院士以《发展材料新质生产力 促进温州发展新动能》为题,从材料产业新质生产力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温州实现新材料千亿产业的目标,并分享了自己深耕产业技术转化的成效,带来新质生产力助推“强城”的深入思考。

微信图片_20250327195318.jpg

坐在落地玻璃的会议室里,品茗着飘香的咖啡,听着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家叶志镇院士用风趣幽默的讲述,对产业、人生的切身感悟,现场嘉宾围绕智能时代如何实现AI+,如何实现科技+金融,为科技注入动力,对于青年科学家如何保持科研热情,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我市“强城行动”等话题,互动交流,受益匪浅。

微信图片_20250327195335.jpg

针对最近热门的“人工智能+”话题,作为科技型企业,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TO张伟铭表示:“AI人工智能是长期主义,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找到切入点很重要,我们会加大人工智能的投入,用人工智能来加快企业研发能力,不是替代,而是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以推进产业的迭代。”

作为青年企业家代表,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长胡如意认为:“AI是非常好的工具,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建议加大AI硬件方面的投入,比如建设算力中心,开放数据平台等,实现资源的创新融合。建议加强AI政策扶持,鼓励企业进行AI的转换,激发新生代企业家做出数据优化的转变。”

兰理工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院长曹驰介绍,温州泵阀产业有4000多家企业,现在不断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打造,努力打造行业标杆企业,形成科研、制造、服务一体化推进,激发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泵阀创新基地。建议在政策顶层设计上,扶持和助力企业发展,在人才、土地等要素上持续保障,从而激发新质生产力。

深耕在智能制造数字化改造一线,华科大温州研究院副院长苏天德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如今中小学对人工智能很重视,出台了中小学人工智能的推广政策。原先我们一直帮助企业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如今顺应潮流,我们也开发了学校AI‘智能体’尝试,相信AI+教育是未来的大趋势。”

温州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黄长城认为,人才是第一要素,现在最重要的是事情就是招引人才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做到数据集成和数据治理,才能赋能强城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327195344.jpg

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建波表示:“联盟成立的初心是信息共享、资源融合、智库赋能。接下来希望联盟向计划性更强,导向性更强,品牌更有感方面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微信图片_20250327195352.jpg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实地调研考察了浙大温州研究院、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秘书处业务总部和温州世界青年科学家成长基金会等。

本次活动由温州市科协指导,温州市新质生产力科创联盟承办。据悉,温州市新质生产力科创联盟由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国科温州研究院等在温高校、高能级平台、科技型企业等近40家单位共同倡议组成,旨在凝聚各方力量,聚合创新资源,搭建共建共享平台,共同构建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机制链一体化大格局,因地制宜推进新质生产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城”建设。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