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之光’人才帮扶团的助力下,我们的产品销售额大幅提高,原先卖1万多元的切断阀,现在售价翻了一倍。”浙江苍南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相关人员说,“‘希望之光’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仪器仪表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动能不足,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下滑,亟需寻求破题解题之道。2022年,在省委人才办、省科协统筹组织和温州市科协的积极推进下,浙江省自动化学会组建的“希望之光”人才帮扶团来到了苍南县,让当地仪器仪表企业看到了发展“希望”。
据了解,“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由“院士专家团队+省级学(协)会+人才驿站”的形式组建而成,通过帮扶团专家引创新资源、解技术难题、促成果转化、助人才培养,协助山区海岛走好共同富裕特色之路。
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温州市科协会同山区海岛县科协通过座谈会、对接会、科企对话、入企调研等形式,与学会领衔专家和帮扶团队实现密集沟通、提出切实需求、找到帮扶契合点,真正为当地、为企业解决问题。
在温州市科协的指导下,帮扶团与苍南县制定了三年帮扶工作方案。经过一年多的服务合作,帮扶团与当地多家企业签订了技术项目合作协议,支持成立智能仪器仪表研发中心,为苍南打造百亿级仪器仪表产业集群注入一股强劲动力。
除了苍南县智能仪器仪表产业,浙江省自动化学会还聚焦温州市永嘉县泵阀产业组建“希望之光”帮扶团。目前该帮扶团已全面梳理永嘉县泵阀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形成任务清单,围绕行业重点企业建立帮扶小组,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有了这些帮扶团专家的加持,企业将在竞逐设备智慧化、人工智能化的产业新赛道上,获得新动力。”永嘉县一位泵阀企业相关负责人说。据悉,作为全国规模最大、企业最集中、品种规格最全的泵阀产业生产基地,永嘉的泵阀产业是浙江省26个山区县中唯一一个单体产业产值超400亿的制造业集群。
此外,温州市科协搭建起泰顺县企业与浙江省林学会“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的沟通桥梁,充分发挥林学会的技术优势,推动泰顺竹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一县一业”,构建具有竹木乡村特色的共富新模式。
“‘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工作的开展就是为了精准地把技术和人才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温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科协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企业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对接帮扶团下沉到企业,充分发挥好专家力量,更精准务实地帮扶企业,扎实推动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