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在省科协科普部组织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5位专家赴永嘉开展省博士生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省农科院研究员梁森苗、原园艺所所长骆少嘉和俞浙萍博士等3人组成的杨梅专家小组,在永嘉县科协科普部部长张峰的带领下,赴永嘉县大洋山农业开放有限公司、永嘉霄岭升波杨梅合作社等杨梅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和技术指导,了解今年永嘉东魁杨梅生长情况以及梅农实际生产当中遇到的难题,为永嘉高山杨梅产业把脉问诊。
通过与梅农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并结合现场考察,专家组针对梅农提出的技术难题进行详细解答。
梅农胡忠亨提出东魁杨梅果实成熟时频繁出现白色腐烂症状,继而会导致大量落果,严重影响果实品质。梁森苗根据图片判断该病害为杨梅白腐病,建议在果实成熟期前适当喷施吡磋醚菌酯、咪鲜胺,但要严格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同时建议增施钙肥,有效提高果实硬度,防止杨梅落果。
骆少嘉针对梅农提到的杨梅新梢簇生,节间短,枝细弱,叶片小等问题,指出该表型为典型的杨梅缺锌症状,而并非梅农认为的缺硼症,建议增施硫酸锌、芸苔素。
俞浙萍博士则在施肥管理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根据土壤肥力,增施富含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的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
此外,梁森苗还在现场向广大梅农示范杨梅大枝修剪技术,他强调大枝修剪应根据杨梅树势进行,通过修剪管理,能有效控制树体高度,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平衡,同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提升果实品质。
作为永嘉科技特派员团队首席专家,梁森苗表示,专家组一行今后将继续深入永嘉杨梅基地,开展杨梅技术服务,助推永嘉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赵泉、张培安助理研究员等一行组成的水果专家服务团队,在永嘉县科协陈胜利秘书长带领下,先后走访了岩头镇佳楠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大若岩镇李大屋村、沙头镇林志标家庭农场等红美人生产基地,考察了园区生产状况,询问果园水管铺设、田间轨道等生产设备建设情况。
当下正值红美人果实膨大管理的关键时期,专家指出要注意该阶段的栽培管理,比如适时适量地对结果多的弱树喷施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对病虫果、畸形果、日灼果和小果等进行适当疏果,同时提前做好红蜘蛛、锈壁虱、炭疽病、黑点病等病虫害防治,药剂参考常规办法防治,注意轮换使用。
交流和指导后服务团同种植户互留了微信和联系方式,以期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志愿服务延续下去,帮助种植户刚好地解决田间生产问题。
本次活动立足当地需求,实现科技资源精准下沉,切实做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是一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事。该活动通过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技术与人脉的捆绑,以实际工作成效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山区26县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