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动态

又是一年丰收季,这家科技小院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 发布日期:2023-09-18
  • 浏览次数:
  • 来源:青科会传播中心
  • 字体:[ ]

科技小院风采录

浙江平阳水稻科技小院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关乎国计民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初秋的风吹来,很快到了金秋时节的橙黄橘绿,也是一年粮食丰收季,晚稻很快就要收割。平阳县是产粮大县,平阳的粮食生产在温州市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素有“处州靠松阳,温州靠平阳”之称。

今年,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其中,由温州市科协推荐的5家科技小院被设立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平阳水稻科技小院就是其中的一家“科技小院”,由浙江省科协、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温州市科协、平阳县科协共建。

 

上林垟村美丽田园


平阳端牢“中国饭碗

”发挥“红色种粮”优势

站在田间地头,连片的金黄水稻映入眼帘,远远近近,深深浅浅,这就是平阳水稻科技小院坐落的地方——平阳县昆阳镇上林垟村。平阳水稻科技小院由平阳县昆阳镇上林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合作建成。

2019至2022年期间,平阳的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增加,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7.64万亩,总产量达11.13万吨。同时,为了积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平阳县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平阳县种粮大户协会,这是浙江省首家由种粮大户组成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万亩农田

上林垟村牢牢记住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谆谆嘱托,坚持科学种粮、勤恳劳作,结出丰硕的“致富果”。17年来,上林垟村牢记总书记嘱托,通过“红色种粮”联盟,持续发展产业、改善环境、优化治理,还引进了金山农耕园、稻虾共生园、忘忧草基地、哈林野奢露营卡丁车基地等项目,并着力打造百草园等农耕文化研学基地,上林垟及周边村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基地,已升级为“百花齐放”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如今,上林垟村实现了“粮食产量从低到高、村民收入从贫到富、集体经济从无到足、村庄环境从脏到洁、乡风文明从陋到美”的蝶变,相继获得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温州市瓯江先锋基层党组织、温州市粮食生产优秀村级组织等荣誉。

 

相关荣誉


“科学种粮”扩大规模

高校助力服务专业化

种粮大户始终坚持科学种粮,每年都在增加水稻种植面积,他们还把销售粮食挣来的钱投入到新的生产中,把半自动烘干机换成全自动烘干机,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我们实行适度规模种植,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为国家粮食保障作贡献。”有种粮大户就表示,刚种植水稻时非常辛苦,靠人工施肥,靠肩膀挑粮食,干的都是体力活,现在有了更好的水稻品种,生产也实现了机械化。有了一大批粮食生产者,才有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

 

无人机实施飞防作业

平阳方和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较深厚合作关系,并签有校县合作协议。浙江大学具有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能开展常态化科技服务活动,能够解决当地水稻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瓶颈问题,并形成一系列成果、论文和知识产权及试验报告。

科技小院依托单位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健全的科技队伍、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为科技小院的建设、实施提供技术力量支持、科技人才服务派遣和培养、实验设备使用、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培训、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制定一系列服务。

目前,科技小院通过整合以水稻等粮油为核心的生态种殖产业资源,立足产业需求,有机融合研究生培养过程与技术研究,基于水稻产业一线科技需求,进行了水稻全产业链、大健康领域拓展,包括优质水稻品种引进、选育及健康栽培技术集成;病虫害生物控制及防治技术等;富硒高锌等功能性稻米开发技术等;稻渔共作技术;稻休闲观光体验设计;品牌发展规划和展示、互联网销售等方面系统研究及技术推广应用,将研究生培养过程转化为技术示范服务。

 

专家在田间工作

浙江平阳水稻科技小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院将紧密围绕平阳县现代农业发展总目标,结合水稻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学科、人才和科技综合优势,提高创新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完善以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新型体系。”

市科协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大力推进平阳水稻产业有序发展,通过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引导加快对基层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辐射效应,助力加快技术转化落地和推广应用。

  延伸阅读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小院(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是建立在生产一线(农村、企业)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地研究,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为特色,以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双高)为目标,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