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级动态

扫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这所学校是“家庭实验室”的首创者,20年过去了,究竟成功在哪里?

发布日期:2023-06-21访问次数:信息来源:青科会传播中心字号:[ ]


  家庭实验室·榜样力量  

  温州市实验小学  

 

为加快推进“科创筑梦 助力‘双减’”试点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政府等有关机构在助力科普“双减”活动中的作用,使青少年科技教育形成大协同、大联合新机制,切实提升我市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温州市科协、市教育局、市气象局主办了温州市家庭实验室“百校万家”计划。温州市实验小学是“家庭实验室基地学校”的优秀代表之一,也是“家庭实验室”的首创者,享誉全国。

“家庭实验室”项目创立于2004年,最早在温州市实验小学进行试验,倡导“将实验室建到家庭”,鼓励家长为每个孩子提供参与科学探究的机会,指导学生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家里开展科学实验,并以此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到如今,“家庭实验室”在市实小已经20岁了。

早在2008年,温州市实验小学的家庭实验室引起我国多位院士的关注和称赞,被中国科学院闵乃本院士称为“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后来成功经验被广泛推广。20年过去了,究竟成功在哪里?

 


 老师与家长“双助力”让最早“领头羊”跑更快 

家里的客厅、书房、阳台、厕所……只要有可利用的空间,都有可能被孩子们建立起专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开展各式各样自己感兴趣的科学实验。几根吸管、一杯水、锅碗瓢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都成为实验室的器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成为帮忙的“实验员”,可谓“全家总动员”,体验着“家庭实验”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温州市实验小学不仅秉承关于“家庭实验”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聚焦素养助“双减”,与时俱进地推进和发挥“家庭实验室”在孩子科学学习路上的作用和意义,更离不开师资结构合理的团队。

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教师人才有活力、有干劲、会创新。家庭实验导师主要由科学组实施,有 12 名教师,其中,高级职称 2 名,中级职称 6 名,初级职称 4 名;研究生 2 名,本科 10 名;从专业上看,有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化学专业、生物专业、工程设计……涵盖了很多科学领域的学科,老师的教学经验也十分丰富。

 

该校“家庭实验室”负责人许婧老师介绍,鼓励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在于让孩子们都有参加科学研究的机会,弥补了常规科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使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形成的科学能力、素养延伸到课外。


 三到六年级“必修课”让不同年级各具特色 

温州市实验小学的家庭实验课主要集中在三到六年级,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在三到六年级每班设立每两周一次家庭实验课程,配备的执教教师为专业学科老师,并统一研讨教案进行备课。“我最期待家庭实验课程,还能跟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实小的一位三年级男生兴奋地说道。

三年级要求达成人人建立家庭实验室,创建优秀家庭实验室。2022年,黄卫华老师在钉钉直播上为三年级的家长开展的一堂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家庭实验讲座,就是为了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鼓励有研究能力的家长对学生科学研究进行指导。

四年级的学生以小实验为主,并要学会发博客。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的帮助下,先后参与了多项有趣的家庭实验,如自制传统玩具、蚕宝宝的养殖和观察、自制过山车、自制乐器、车王争霸赛等。

由浅入深,五年级,教师结合教科版科学教材的单元内容,带领孩子们进行了车王争霸赛、岩石博物馆、桃花岛校区游乐器械以及潜望镜的家庭实验设计和制作。暑假孩子们还进行了自选课题的研究,并发表在博客上。

 

六年级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进行校园巡讲

六年级的孩子相对比较大了,动手能力更强了,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在不同时间段,家庭实验的要求更高,形式也更为丰富。寒假期间六年级孩子在家中开展有趣的“健康游戏”和“沉浮娃娃”的设计和制作,返校后进行了现场展示,体验感十足。结合科学课的内容,他们组队开展了“自制小船”“自制保温杯”“打造鱼乐圈”和“灭毒行动——设计和制作一个联环装置”等一系列别具特色的家庭实验。暑假期间,基本每个人都完成了家庭实验毕业论文的初稿,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改进,参与毕业论文答辩。

 

“自制小船”现场测试


  成果展示花样迭出催生很多优秀作品  

 

“健康游戏”家庭实验及现场体验

星级家庭实验室的评选和展示、每学期的全校实验成果展示会、六年级的毕业论文答辩、少年诺贝奖的评选……温州市实验小学在家庭实验的成果展示也花了很多心血,变着花样。更重要的是,还会形成一种约定,在班级的家庭实验课上不定期进行家庭实验的展示与交流。

毕业论文答辩中获得优秀的孩子,还会到其他年级进行毕业论文巡讲并接受提问。这个过程不仅锻炼自己,同时也让学弟学妹们的兴趣高涨,使校园刮起了“家庭实验”的浪潮。“家庭实验”展示也让学生得到了更多能力的锻炼,比如写作、演讲等。

在以上这样的“家庭实验”系统的课程、活动和激励机制下,许多学生的优秀作品从中诞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区、市及省级的科技比赛,如区、市部落格评比、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三分钟演讲、创意大赛、模型比赛等,并拿下了可喜的成绩,可谓是硕果累累。一张张奖状,一项项荣誉,让学生、家长、老师都笑颜逐开,也是对“家庭实验”的有力证明。

 

打造“鱼”乐圈家庭实验网络日志

家庭实验室在为快乐的校园生活发挥了一定作用,一位学生在日记中所言“家庭实验变成了我的兴趣,让我快乐。”还能帮助原来不喜欢科学课的学生重拾对科学的兴趣。

家庭实验室不仅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载体,更有助于学生发现其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价值。而温州市实验小学这只最早的“领头羊”,值得其他学校向其取经,并在适合学校现状的情况下做出更多创新和探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