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至21日,温州市老科协化工专委会专家志愿队赴福建霞浦考察海带产业。
霞浦县养殖海带已有60年历史,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海带之乡”。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多年来,该县把海带养殖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渔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海带养殖标准化建设,推进海带养殖朝着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在霞浦广袤的海域,海带已成为当地人与大海之间连接的一条纽带。
目前,霞浦沿海乡镇都已推行了海带的大面积规模养殖,海带养殖总面积已达到11.46万亩,300多家海带加工厂(场)5000多名走南闯北的营销队伍,辐射带动了沿海和非沿海乡镇(街道)海带产加销的发展和贸工农的联结。据悉,2022年全县海带养殖占海面积30多万亩,养殖产量约20万吨、产值达40亿元。海带养殖已成为霞浦县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每年的4月到6月,是霞浦县海带收成的季节,趁着连日来的晴好天气,当地沿海各乡镇的海带养殖户都会全力以赴,抢抓时间采收、晾晒海带。
在发展海带产业生产的同时,沙江镇沙江村S湾通过规划,有序布局海带种植竹杆。远远望去,排列整齐的竹竿,高高挂起的海带,如同水墨画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的到来。当地政府抓住商机,让海带下苗、海带采收、晾晒海带……这些养殖户们每年周而复始的生产场景加上旅游配套服务,带动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由此带动的旅游特色产业,也使当地群众在养殖海带的同时多了一个轻松的副业,且收入可观。
作为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浙江温州洞头海鲜海产丰富,其独特的亚热带海洋气候、丰富的海湾地貌、广阔的海上牧场、适宜的水流和温度使之成为国内紫菜羊栖菜等海洋藻类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洞头养民已经开始人工栽培养殖羊栖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国内羊栖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但仍存在加工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市场产品认可度不高等不足。
老科协化工专委会通过这次考察活动,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福建霞浦海带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组里的食品专家、化工专家纷纷为洞头羊栖菜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考察后,会员们表示要积极参与此类活动,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