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0)》的要求,温州市科协、温州市教育局组织实施了“科技青苗计划”,开展高中学生科学实践活动,开阔青少年视野,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切实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后备人才。2022年—2023年青苗计划共聘任10名导师,立项10个项目,共培养30名科技青苗进行为期一年的科研活动。
2月19日下午,温州理工学院迎来了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高一年级的三位小客人,他们通过温州科技“青苗计划”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成为王媛媛教授科研团队“数字建筑与智慧建造创新探索”项目组的小成员。本次活动是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青苗计划”实施以来的第一次高校研学活动,王媛媛导师团队为他们的到来做了精心的准备。
张灵知、孙敬轩、郭嘉豪三位小学员与导师团队介绍了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爱好,纷纷表示希望通过“青苗计划”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导师团队成员谭左平老师从团队的构成、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等方面向学员们逐一作介绍,朱可乐老师向学员们讲解了当代绿色建筑背景及发展趋势。
王媛媛教授告诉小学员们,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做科研不仅要秉承着求是创新的精神,同时要有协作精神,希望学员们通过研学活动,积累科研成果,为温州的“科创高地”添砖加瓦。
随后,一行人参观了温州理工学院校园和绿色建筑实践基地。贯穿校园的绿色低碳理念和光伏屋面、垂直绿化、绿色建材、中心湖水源热泵系统等技术,让学员们了解科技对于传统行业的引领作用,备受启发,收获颇丰。学员们表示,此次实地参观讲学活动不仅开拓了他们的科学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建筑数字化与绿色建筑研究浓厚的兴趣,希望自己能在导师团队的带领下,深入探索广袤的科学的世界。
据了解,“科技青苗计划”是温州市科技局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0)》的要求而实施的科技创新项目,旨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引导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讲科学。
导师介绍
温州理工学院 王媛媛
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博士毕业,温州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兼科研处长,兼任浙江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第八届科研管理委员分会青年委员,主要致力于眼科光学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青年科学家专项“基于超声的视网膜血管多模态光学相干断层弹性成像技术研究”及5项省部级市厅级项目,成功研发了哈特曼原理测人工晶状体测量装置、渐变多焦点眼镜片光焦度计、10倍光学放大率的电子注视器、在体视网膜多模态成像设备等多项眼科光学诊疗设备,发表髙水平论文30余篇。目前在研浙江省重点研发专项“基于内窥镜与功能扫频OCT整合的新型视神经显微微创手术系统”研发,入选浙江省教育厅首批“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创新领军人才)。曾以第一导师身份指导学生完成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完成“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并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