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0)》的要求,温州市科协、温州市教育局组织实施了“科技青苗计划”,开展高中学生科学实践活动,开阔青少年视野,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切实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后备人才。2022年—2023年青苗计划共聘任10名导师,立项10个项目,共培养30名科技青苗进行为期一年的科研活动。温州医科大学单毓娟教授团队与温州中学学生进行交流面试双选,王悠然、苏梓萌、刘嘉政三位同学通过温州科技“青苗计划”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成为单毓娟教授科研团队的小成员,秉承对医学事业的崇敬之心和对科研的好奇与热爱,学习参与到医学科研工作中去。
初入科研生活,温州医科大学单毓娟教授邀请温州中学“青苗计划”的三位组员参与线上省营养学会年度学术报告会,听专家学术报告近距离的接触前沿学术应用与成果,学术名家近距离接触,了解前沿研究动向,对掌握学科知识提供了一定指导,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激发了大家对学术研究兴趣。
春光明媚,玉兰飘香。二月中旬,由温州中学导师杨扬老师带队,温州中学“青苗计划”三位同学在来到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药科研大楼,并受到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单毓娟教授课题组老师和同学的热情接待。在首次“青苗计划”研习活动中,单毓娟教授首先做了科研项目介绍,为了让大家对医学研究有初步认识,项目内容主要设计了细胞培养实验、基本细胞染色实验,动物实验等。单毓娟教授带领三位同学参观了生化实验室,了解相关仪器设备,演示了例如电动移液器、漩涡振荡器、磁力搅拌器等小型仪器的使用方法。随后在细胞实验室,单毓娟教授为同学们讲解细胞生长特点,细胞实验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教同学们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离体培养细胞的形态。同学们经过这一次的研习活动,对医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次“青苗计划”研习活动让小青苗们亲自动手实验,体悟科研的魅力,同时也进入课题研究。首先开展细胞培养讨论会议,由单毓娟教授提问,了解三位同学对细胞培养方法的预习情况,并详细讲解操作过程中的原理及注意事项,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措施。会上师生积极讨论,遇惑答疑。随后,单教授团队的三位青年教师带领学生来到细胞室,由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离体细胞培养及传代实验的示范操作,三位同学亲自动手实操,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的认识,真正做到研学结合,学以致用。
“青苗计划”活动让学生们完成科学实践,感受到科学研究与实践不同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它赋予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梓萌小学员说到,上次参观学习,让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到科学研究,是思想上的拓展,而本次活动则让我动手实操,身体力行,切实感受到实验操作过程的严谨以及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的乐趣。
两次研学、两次的走入实验室让同学们明白,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追求真理。科学实践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科学研究不单单是一篇篇学术文章和成果奖项,还有许多科研工作者为探索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而长期默默进行科学实践,并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同学们希望能多多参加研学活动,并仍有动手操作实践,做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带着研学硕果,同学们满怀信心回到温州中学,接下来,每位同学都下定决心,在平日紧张学习的同时,抽出周末时间参与项目实践活动,完成细胞培养实验、细胞染色实验以及动物实验等,只有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努力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从而带动更多的同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讲科学。
导师介绍
现任温州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浙江省温州市卫生健康委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起草专家;中国营养学会营养转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食品与烹饪营养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营养与慢性病防治、饮食安全与肠道健康、益生菌功能及开发应用、营养相关疾病的代谢组学等科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4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中方执行人)1项;教育部中-英高校科研合作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政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主审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编食品类专著1部,并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