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瓯海区儿童友好科学创想大会举行。大会正式宣告家庭实验室全国协作学校共同体联盟总部落户瓯海,40位孩子收到了来自瓯海区“小海鸥”儿童科学研究院的聘书。目前,瓯海区家庭实验室参与学生达5000人以上,成千上万个家庭实验室将由此慢慢产生。如同一辆瓯海版神奇校车,将从家庭出发,驶向社区、企业、景区……它将承载着哪些奇妙的儿童科学创想?
儿童友好科学市集
成果展示花样迭出
什么是家庭实验室?“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项目由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浙江省特级教师陈耀在2004年创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制作等研究性学习活动。2017年开始,家庭实验室全国学校形成联盟,逐步辐射全国7个省、市300多所学校,彼此资源互补,实现联动发展。
消毒酒精可以自制、让水稻长在家里、我和“霉水果”有一场较量、金针菇仙子有一场奇遇……家庭实验无关大小,是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的旅程。在瓯海区儿童科创大会上,来自全国不同学校的45组家庭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市集,展示科学创想成果。“听闻能够在上百人的大会场里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都高兴极了。”温州市家庭实验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少年工程院导师朱文奎说,“我们鼓励孩子勇敢地展示自己,积极与同龄人分享家庭实验的快乐。” 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此次共有10组家庭参展,主题涵盖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领域。
来自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四年级B班的胡润声同学将自己的植物指示液体取名为酸碱调色盘,并且和家人一起手绘制作了实验过程的海报。“我们先后用西兰花、蓝莓、牵牛花等研磨成汁进行实验,最后发现西兰花的颜色最明显。”胡润声说,“当不同的标准溶液滴进去后,颜色变化就像彩虹一样,非常神奇。”除了自制标准溶液外,他们还用洗衣液、小苏打和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来进行实验。胡润声妈妈笑着说:“现在,孩子看到某种液体就能很快说出酸碱性,反应比我们还快。”而该校六年级C班的戴成瑜同学跟着陈耀老师去了一次项春和堂,了解由黄酒到醋的制作过程后,对他最爱的一款脱醇红酒产品展开联想。为什么“酒”是甜的?为什么小朋友也能喝“酒”?全家关注到小朋友的好奇心,前往实地观察脱离酒精的仪器——旋转锥蒸馏塔(SCC),并对红酒、脱醇、无醇葡萄汁三款产品做了PH测试。后期,戴成瑜一家还打算做一个甜度配比、甜度和酒精度数关联的实验,设计上产品LOGO。全力支持,不嫌脏、不嫌臭、不嫌累、不嫌烦,这些是家庭实验室家长的共同优点。
儿童友好科学秀
校车驶向瓯越山川
乘上神奇校车,即刻出发,家庭实验室的空间随着校车驶向户外。在瓯海,家庭实验室有着生动的实践。上个月,13所小学的学生在泽雅镇亲手种下“标准土豆”,定期观察和记录土豆生长情况,进行番茄嫁接土豆现场操作。时间退回暑假,家庭实验室全国协作学校共同体联盟发起“丝绸之路家庭实验室科普行”活动,让瓯海屏纸踏上丝绸之路,孩子们在嘉峪关前做城楼纸模型,在泽雅屏纸上写书法。在青灯石刻博物馆观察石头、去三垟湿地研究菱角,孩子们寻访文化空间、名山大川,穿越古今,将科学、技术和文化紧密结合。
眼下,家庭实验室全国协作学校共同体联盟总部落户瓯海,将成为全国各地家庭实验室联盟学校的管理中枢。全世界的孩子们可以到瓯海交流,共同讨论科学研究的话题。
让儿童亲历科学过程,“小海鸥”儿童科学研究院的理念和家庭实验室的项目宗旨契合。为进一步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给更多孩子搭建科普认知和探索的平台,区妇联、区教育局、区科协等部门联合成立儿童参与组织“小海鸥”儿童科学研究院,帮助儿童观察、理解、认知世界,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前期的招募选拔中,面试内容就直接以科学实验“盐水车”为中心,让孩子进行动手操作、研究报告写作、演讲陈述。不久前,郑凯繁小朋友作为“小海鸥”儿童科学研究院成员代表,专程前往北京拜访戴金星院士,与偶像爷爷见面。链接全国家庭实验室学校,“小海鸥”将持续进行科普活动。未来,瓯海将提供10个以上的学生科研基地,让孩子们走进企业、博物馆、自然界;打造10大社区旗舰家庭实验室,在生态航空,造物动力等方面使其获得启蒙,塑造心灵、关注世界、走向卓越。
戴成瑜讲述葡萄发酵奥秘
儿童科创拥抱未来
家庭实验室项目注重演讲、展示和学术交流,部分学生先后参与家庭实验室全国青少年青岛峰会、西安峰会,家庭实验室世界华人青少年田野科考大会等大型展示活动。任何科学研究都基于大胆的想法,孩子们有梦想就去飞翔。目前,瓯海区有10所学校、幼儿园加入全国家庭实验室协作学校组织,在全国县级单位中数量排名第一。开展的科学实验涵盖范围广,项目多,孩子的奇思妙想有了实现的路径。
家庭实验室需要准备什么?会不会有很高的要求?在今年青科会的科学分享会上,有家长询问陈耀老师。他回答说,最重要的是家庭对于科学的热情。硬件场地一平方米、二平方米、三平方米都可以,一张书桌、一片小天地让孩子尽情去尝试即可,当然有心的家庭完全可以改装一个卫生间、一个阳台,让孩子心无旁骛做研究。
儿童创想的科技成果,或是遥远的,而一个个奇思妙想,是生活中随手可拾,如同沙滩上的珍贝需要被珍视的。家庭实验室不仅仅是科普,更是将科学研究向低龄化推动,培养更多有科学精神的好苗子。“我们小海鸥研究院开展活动,童趣性是关键。” 瓯海区科学技术协会区农函大副校长林长松说:“我们现在更像农民,激发孩子科学的兴趣和爱好,保留孩子的天真,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科学的种子,促成百花齐放。”
未来科技的发展就需要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创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力量,这是一项伟大而深远的工作。今年的青科会便是助推器。在分享会上,孩子们与科学大咖面对面交流,纷纷感慨 “原来科学家并不遥远”“科学家都很接地气”“似乎看到了成为科学家的路径”,体会到科学的无穷魅力。
这辆瓯海版神奇校车,将会承载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