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级动态

浙江温州鹿城:以需为本 科普助力银龄“智享”生活

  • 发布日期:2022-12-29
  • 浏览次数:
  • 来源:青科会传播中心
  • 字体:[ ]

“这堂课让我学会了用app打车,以后打车再也不用麻烦孩子了。”日前,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开展的一次“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活动中,来自广化街道翠微社区的张大伯说道。

在这场活动中,鹿城区科协的工作人员们为参与活动的老人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机应用培训课。工作人员用方言结合实例,向老年朋友们讲解导航使用、线上打车、APP下载、手机拍照等功能,让老年朋友对手中的“智能朋友”不再“一窍不通”。

这是鹿城区以科普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的缩影。近年来,鹿城区科协持续聚焦老年人数字困境,帮助“银龄”逐步扫除智能设备使用的盲点、堵点,为老年人的生活带去便利。

从“发憷”到“敢用” 银龄“智享”生活

“以前去菜场扫码支付都不会,店家又不喜欢现金,搞得我有时出门买菜都发憷。”曾经,家住鹿城区大南街道虞师里社区的姜阿姨因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生活里遭遇了诸多麻烦。如今,她不仅能熟练地操作线上支付,还能和孩子视频通话聊天。

变化源自于她参加了鹿城区“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的培训。2021年以来,鹿城区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通过调研发现,手机支付、APP打车、线上聊天、网上挂号、手机摄影等对年轻人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操作,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门槛”。

聚焦老年人数字困境,鹿城区科协以需为本,设计由浅入深的课程内容,并以课内教学、课后服务、课外实践“三结合”的培训模式,帮助“银龄”逐步扫除智能技术使用难点。

为了让老年朋友真正会用、敢用、想用智能手机,鹿城区科协还推出了“智能应用场景模拟”培训活动,打造了5个场景20余场应用活动,让老年学员在真实场景中实践。如医院场景,让老年朋友利用手机内的医院APP进行签到;购物场景,则让老年朋友学会手机支付等。

据统计,2021年以来,鹿城区“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已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累计培训学员10万余人次。浙江省银龄工作平台上,鹿城区参与人次数、活跃度位居温州市第一、浙江省前列。

从“单打”到“联动” 织密科普网络

作为温州主城区,鹿城区老龄化程度较高,有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等特点。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鹿城区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8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3.7%。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如何提高银龄科普覆盖面,织密“数字”科普覆盖网络,成了摆在鹿城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我们通过抓部门联合、队伍建设、团队协作的方式,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将效果最大化。”鹿城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部门联合上,鹿城区科协联合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制订适合区情的培训计划,并形成了科协总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责的工作格局。

在队伍建设方面,鹿城区科协围绕智能手机功能的应用操作,组建鹿城区“银龄跨越数字鸿沟”师资队伍、志愿者队伍475人。同时,设置培训点160余个(注册培训网点79个),涉及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社区(村)文化礼堂、社区科普学校、老年大学等各类场所。目前,志愿服务队在全区开展680余次培训服务,形成了科普志愿服务的集聚效应。

在团队协作方面,鹿城区科协发挥社会科普团队组织力量优势,弥补因培训任务多、工作人员力量单薄导致的信息发布、录入不及时等问题,有效保障了活动对接、平台发布、培训人次,扩展了培训合作渠道。

目前,鹿城区“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已分别走进广化街道翠微社区、丰门街道新屿社区、滨江街道杨府山社区、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百余个社区(村点),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服务2600余场次。2022年,鹿城区科协还获评浙江省“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集体。

鹿城区的实践探索为温州市织密银龄科普网络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大力践行科技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创新行动方式,促进老年人走进数字时代、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温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