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老科协化工专业委员会专家在2018年下半年,承担了《温州市PM2.5环境危害及其防治措施调查研究》的软课题,着重针对温州市PM2.5对环境危害的现状以及温州市政府对PM2.5危害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发现,虽然PM2.5检测值基本趋于正常,但是,对空气环境污染源仍然存在较大的隐患。为进一步改善和净化空气环境,专家组向市政府部门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发展混合动力车,改善交通环境,提倡绿色出行。调查发现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是造成大气环境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控制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
1、建议在全市开展“一月一日的禁车日”,不管是公车还是私家车(除公交车以外)在禁车日不要开车。
2、加快老旧车辆淘汰,发展新能源汽车,大力提倡和鼓励市民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建议公交车、出租车改为新能源车。
3、温州市政府对各县市的黄标车(老旧车)尾气污染以及其他机动车应限期整顿淘汰。调查发现乐清市的主要街道上还是用老旧车作为营运车,汽车尾气排放“浓烟滚滚”,严重污染了环境。
二、加快完善建筑扬尘污染防治监管体制,明确环保、住建、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不断完善量化考核体系。建立建筑扬尘污染的保证金制度,利用经济手段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全面推进“绿色渣运”,实行渣土车密闭运输,强化智能管理,持续加大道路管控力度,对违规运行、造成污染的行为应严查严处。
三、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大气污染防治重要的长效措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变“绿”和新兴绿色产业,鼓励支持发展绿色环保企业,重视三废治理,杜绝偷排漏排,净化美化环境。
1、积极推动绿色示范工厂建设,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选择一至二个市级以上的工业区做示范建设。积极推动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智能改造、绿色改造。
2、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整治“散乱污”的企业,对污染严重、整治无望的坚决关停取缔;对有市场前景、具备改造提升条件的企业,实施提升改造,同时政府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违法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从严从重从快惩处,形成震慑效应。
3、对已经进行环境整治的企业,政府要有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防止死灰复燃。
4、强制对诸永高速公路永嘉段(瓯越大桥往北方向)两旁企业烟囱污染的管理。立即停止这一类锅炉的使用,改用其它环保供热设施。
四、 进一步提高市民环保意识,调整和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一是提倡绿色环保生活及饮食习惯,在日常饮食方面,少用油,不提倡煎炸食品,以减少油烟排放对大气的污染;二是提倡绿色出行,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三是做好家庭的节能减排,禁止烟花炮竹等对大气的污染。
五、政府部门要持续抓紧抓好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对已出台的政策要严抓落实,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倡导鼓励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政府引领,企业治污,市场配置,舆论监督,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新局面,使温州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
温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19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