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百姓健康是“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旧时代流行一首打油诗:“好女不嫁防疫郎,一年半载守空房。七盼八盼盼回家,盼来一堆臭衣裳”。新时代赋予了疾控工作新的内涵。疾控卫士,不管是“防疫郎”还是“疾控女汉子”,在疾病预防控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奉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芳华。
在这个群体中有一位女性,在同事眼里她“很拼”、在长辈眼里她“很踏实”、在科研伙伴眼里她“很疯狂”。她长得白白净净,工作环境却“脏乱差”;她爱穿裙子,因为和动物打交道不得不换下裙装。她就是温州市预防医学会会员单位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长林献丹,也是目前浙江省地市病媒科长中唯一的女性。
她从事公共卫生工作20多年,加入国家级团队开展动物源性新病毒研究10多年。所在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近2000多个新病毒,浙江200多个,成为目前国际上发现病毒最多的团队。温州病毒、龙泉病毒等新病毒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浙江符号,且部分病毒已被证实能对人致病。研究结果系统揭示了病毒的遗传进化与传播规律,重新定义了RNA病毒圈,颠覆了现有对病毒的认知体系。研究发现不但连续发表在《自然-Nature》等国际最顶尖期刊,而且也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称该研究发现改变了病毒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编写的经典病毒学教科书对他们的研究发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图文讲述来自中国的研究故事。对于传染病防治,他们的目标就是实现由过去传染病的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治,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解析、早预警”,从而实现精准防治。
10多年坚守,初心不改,恬淡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艰辛。
采访
科研工作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经历?
很多故事!一个新病毒几年不知道真面目。
现场采样上山下海、钻牛棚羊圈鸡窝、爬蝙蝠洞,解剖老鼠,通宵赶路,寒冬腊月高海拔山区野外作业,没法洗热水澡,冰水刷牙,吃干粮。要养苍蝇蚊子蟑螂做实验,半年没日没夜养了5万只苍蝇。
还会有意外,水库边摔跤,身陷淤泥潭,还有人从山崖上掉下来造成骨折,在病房里开现场会。都是难忘的经历!
采访
最难的是什么?
女性想做点事很难!常规工作、科研、家庭兼顾不容易!
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个男人,可以甩开膀子干。对一个女人来说向前一步是孤独,退后一步是幸福!
工作中碰到困难,会蹲在路边哭,然后擦干泪回家。我把每天都当成告别演出,尽力了就好!好在家人非常支持,还全家总动员帮忙采样,甚至年迈的父母(老爸抓蚊子,老妈捕苍蝇),私家车采样更是常事。 最初有各种困难,包括科研经费不足、有些经费不好处理还自己贴了5万多。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和母亲!很惭愧! 疾控女人很多是“拼命三娘”。
女儿小的时候,有一天对我说,“妈妈,我真希望你是普通人”。我诧异,“难道妈妈不普通吗?”“你太忙了,普通人的妈妈都不这样!”。
每到出差下乡我就给小家伙编麻花辫,不容易散,可以凑合维持两三天。十天半月的,头发就乱了,她就会拿着梳子去敲楼上阿姨家的门。有时来不及就蓬着头去了,老师总会说,妈妈肯定又出差了。
老是下乡,放学没人带,不是最晚接,就是托不同的人接。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大点了就吃外卖,一次连续下乡,孩子吃了10多天外卖。
孩子小的时候,她爸爸在外地工作,两边老人都远。曾经因为太忙,把孩子全托了2个月。每到周五下午她就等在大门口眼巴巴地等我。碰上下乡赶不回来,只能被老师重新带回寄宿。那个时候她就会挣扎,“妈妈说过周五来接我的“,那天晚上她就会闹着不吃饭。
一个周六刚好儿童节,她要表演”小雪花“,之前我看过她排练,跳得很棒!我在表演开始前匆忙赶到,透过窗户找到了她。她站在教室后面的,手上拿着裙子,一脸孤独失落的表情,边上是一群欢闹的小朋友。我被触动了,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宝贝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孩子,鼻子一酸迫不及待地推门进去。她见到我冲了过来,我一把抱起她,她像八爪鱼一样地紧紧箍着我……表演开始了,可她没有上场,扔掉了她最喜欢的白色公主裙,闪闪发光的头饰。直到整场表演结束,她始终像八爪鱼一样地粘着我,生怕一松手,妈妈就不见了。我的心凉凉的,用孩子的后背蹭干了眼泪。明白了,妈妈的怀抱才是我的小雪花温暖的舞台。至今那首歌还在我脑海里回荡:”小雪花呀天上开,跳着舞蹈落下来。身上穿着白裙子,六个花瓣真可爱。
那个周末,她在脚盆里洗澡,很久不愿意出来,怕她着凉我轻轻拍了她的小手两下,这是我唯一一次打她。她一反常态地哭闹,哭喊着“妈妈不要我了”;哭累了,睡着了,突然睡梦中继续哭喊,“妈妈不要我了”……
那天之后我再也不让她全托了,下决心再苦再累也要自己带。
那时候老做梦,梦见自己把孩子弄丢了。这种穿梭于家庭和事业之间奔忙的状态多少让人有点焦虑。
每天赶集似的,有一天发现给孩子穿的袜子两只不一样,好内疚,好迷糊的妈。之后习惯同样的款式多买几双,慌乱中不会出错,破了也可以拼凑。
小时候一个人带孩子,幼儿园接送,上兴趣班都得自己来。最初在自行车上带,后面放个篮子,晃着晃着孩子睡着了,叫个三轮车把自行车挂三轮车上摇回家。后来买了摩托车,坐在我身后,用围巾之类的绑在自己腰上,晃着晃着睡着了,就把摩托车停路边,叫个三轮车摇回家。后来有了汽车,睡后座,总算不担心了。
我的日常生活圈半径很小,除了出差下乡,几乎就是家到单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以前日常所需都是在菜场完成,小时候女儿总问我东西哪里买的,我的回答几乎都是菜场,她一脸的惊讶,说“真是神奇的菜场,什么都有”。我的宝贝真的很容易满足!
和别的孩子一样,她会问,“我从哪里来“。我让她看肚子上的疤痕,“你是妈妈痛了三天三夜,挂了4瓶催产素剖腹产生下来的。你长大了要孝顺哦!“她确定地点点头。
我总会说,“孩子,你要乖!爸爸妈妈都忙,我们都要努力!”她懂了!学习很自觉,用复读机听写,自己校对作业,自己收拾东西,每天把需要签字的家校联系本和留言条放在门口的餐桌上。有一天她对我说,”妈妈我已经把你的签名模仿得很像了,你们不在家时我可以自己签字了”。那一刻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孩子是上天送给我最好的礼物!为了她,我也要努力,但是我没能给她更多的陪伴和照顾,没能给她最好的!现在孩子大了,想起来仍然会哭得稀里哗啦的。
采访
做科研这么苦,为什么坚持?
有意义!有一种情结!
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穿着漂亮的裙子,打扮得光鲜亮丽;作为一个母亲谁不想陪伴孩子成长?
但是这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上了轨道以后也停不下来,身不由己。
我们这个团队充满正能量,也许在常人眼里个个都是“奇葩”,有目标、有信念、有家国情怀、对科研热衷、行动力强。大家互相激励,互相扶持,才能坚持到今天!
预防和控制是我们肩负的双重使命,作为疾控人,责无旁贷!(温州市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