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的跳级生
1935年12月,张淑仪出生于温州龙湾的一个书香门第,在家排行老幺,有4个哥哥和1个姐姐。其高祖曾任镇海县学教谕,鸦片战争中曾与林则徐一起筹议抗英。父亲张肇麟12岁便考中秀才,后致力教育,创办了县立第二高等小学。三叔张肇骞是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最早的院士之一。
她的几个哥哥也都在科学上各有所长,如三哥张鸣镛在数学上颇有建树。家学渊源使张淑仪天资早慧,家藏的一些历史名人特别是科学家的传记使她着迷,从小就憧憬在科学上做一番事业。
不过张淑仪说小学低年级时学习成绩并不好,转折点是在小学三年级的一个暑假。“四哥找来一本《算术难题500解》,把我关在房间里盯着我做题。天气很热,题目做的很苦,但苦思冥想后都做出来了,让人十分欣喜。”张淑仪说,这个经历对她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依靠自身努力加上哥哥辅导,张淑仪在当地的永兴乡中心小学毕业时,以该校第一名成绩考上温州中学;到初二时,她跳过初三考取省立杭州女中;她刚念完高二又跳过高三,考取了南京大学物理系。
当时考取南京大学物理系的50名学生中只有5名女生。一名女孩子怎么会喜欢物理?张淑仪解释是,这和家庭影响有关:“家里好几个人是学数学的,我们常开玩笑说一家人聚在一起就能开研讨会了,哥哥觉得学数学太抽象,对女孩子来说太枯燥,学物理比较实际。”
科研领域的执着者
1956年张淑仪大学毕业,适逢我国声学泰斗魏荣爵教授回国,她成了南京大学的第一位声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
1959年,张淑仪配合来自苏联列宁格勒的一个专家从事研究。她对当时科学界争论的乙酸乙酯中的超声弛豫吸收现象进行了认真研究,证实了其中一种论点的正确性,从而结束了这场争论。这一研究使她在国际科学界初露锋芒。
不过历史并没给她太多的机遇。在1966年至1973年中国社会动荡时期,张淑仪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实验室整整八年。这八年,有人激进,有人颓唐,她没有,科学在她心中是不灭的火种。回忆当年时,她这样说:“逆境并不全是坏事。挫折反而帮助我形成了一种更执著、更顽强的精神,坚定走自己的路,更加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专业。”
她喜爱读小说,“文革”中批其读“黄色小说”,她干脆什么小说也不看了;她喜欢看地方戏、弹钢琴,这些业余爱好也放弃了。她,一心钻业务,学外语,自得其乐。
1973年张淑仪恢复了实验室工作。70年代中后期,她利用固体的声光效应,在国内率先建成了检测表面声场的三套激光探针系统;80年代初,张淑仪从声光效应转到光声效应的研究上,白手起家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台光声显微镜;80年代后期,她又带领研究小组将超声和光声方法推广应用于超晶格薄膜的研究,并对半导体的光声、光热特征进行了深入实验,提出了“亚表现近似”理论。
钻研勤勉的科学人
“科技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全方位谋划和长期规划,青年科研工作者要有钻研精神,在深入理解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激活‘大脑’的创新因子,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寻求突破。”此次作为温州市科协的荣誉顾问回到温州,张淑仪也对年轻的科研人员提出了希望。
钻研、勤勉在张淑仪身上很能体现。当时已经50多岁的张淑仪还是每天早上7点钟进实验室,晚上12点才回家,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耗在了实验室里。由于那个年代信息和物流都不发达,张淑仪为了寻找一个零部件,常常到北京、上海一些工厂一家一家去找。
如今80多岁的她还能讲一口不错的英语。“我是从45岁的时候才真正开始学英语的。”张淑仪说,美国一所大学曾向她发来访问邀请函,她却把邀请函压在桌子下好几个月不敢看,原因是“英语太差了,怕无法沟通。”
为了给自己的学术研究扫清障碍,张淑仪狠下决心,花了当时半年的工资买了台收音机。她每天吃完饭第一件事,就是收听英语节目,并把它录下来,反复听,碰到生词就一个个查字典。她每天上班都带上笨重的收音机,虽然被不少人笑话,但她的英语水平倒也提高了很多。
许多人问张淑仪,几十年泡在光学和声学基础研究中,会不会觉得很枯燥?她说,科研工作是不分男女的,女同志一旦专心起来,可能比男同志更细心,也更有恒心。张淑仪自豪地说:和她同一时期的不少声光科学研究室已经销声匿迹了,而她的实验室四十多年来一直在作研究,并取得一些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