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15分钟科普生态圈”建设,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与创新温州建设,2025年4 月 19 日下午在“温州之光能源博物馆”顺利开展“科普开放日”公益研学第三期活动,以“探秘能源之光 点燃科学梦想”为主题,全市30多位学生参加这期探秘新质生产力研学体验活动,温州市科普联合会秘书长启动本次研学开营仪式,温州市科协科普部张小华部长,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吴晓燕老师等到现场观摩。
【展厅探秘:触摸能源发展脉搏】
活动中,同学们跟随讲解员走进能源展厅,从“电从何而来”的提问切入,揭开博物馆前身——温州第一座火力发电厂的神秘面纱。通过蒸汽机、内燃机等实体模型与动态演示,孩子们直观了解煤炭发电原理,感受工业文明的厚重历史。
新能源展区则通过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等装置,结合5D电影《未来能源之城》,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清洁能源如何赋能城市发展。展厅内,锈迹斑斑的锅炉遗址与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设备形成鲜明对比,无声诉说着能源技术从传统到革新的跨越。
【科学秀场:解密能源奥秘】
能源科普秀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老师以“火焰掌”实验点燃全场热情——掌心燃起烈焰却毫发无伤,揭示燃烧与隔热材料的科学奥秘;随后,“空气大炮”轰然发射,气流精准击倒目标,生动诠释气压差的威力。同学们更亲身体验液氮实验:棉花糖在-196℃液氮中瞬间凝固,入口即化的清凉感引发阵阵欢笑;当热水倒入液氮时,“砰”的一声巨响,升腾的“蘑菇云”让孩子们惊叹连连。科学与趣味的碰撞,让复杂的物理原理变得触手可及。
【实践创造:从认知到行动】
在“小小发明家”环节,同学们亲手制作太阳灶。从拼接抛物面反射结构到调试聚焦角度,每一步都考验耐心与协作。。这场实践不仅让孩子们领悟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更激发了对绿色科技的探索热情。分享会上,同学们畅谈感悟:刘同学感慨“一度电背后竟有如此多科技力量”,林同学则被火电厂遗址震撼,“前人用智慧点亮万家灯火,我们也要用创新守护未来”。
【研学感悟--“大家谈”】
在结营环节,孩子们纷纷表达对研学活动的深刻感悟,有的说,利用太阳光就可以点燃纸巾,让我深刻感受到清洁能源的神奇力量;有的说,我对火电厂的锅炉旧址情有独钟,
【研学心声:这场能源科普是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
来自温州学生实践学校的研学观察员吴老师说:组织青少年探访温州之光能源博物馆是一次富有深度的科普体验,以沉浸式互动打破课堂边界,让能源知识从课本跃入现实。这种研学活动以具象化的工业记忆传承工匠精神,用趣味互动点燃科学热情,在少年心中播下绿色创新的种子。当孩子们为一簇簇火焰、一团团烟雾也欢呼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未来公民科学素养与环保意识的萌芽,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
博物馆老师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历史+科技”的双重视角,让青少年深刻理解能源转型的意义。温州之光能源博物馆作为工业遗产活化典范,既保留火力发电厂的历史印记,又融入新能源前沿技术,成为一部“会说话的能源教科书”。未来,馆方将深化校企合作,开发场景化课程,通过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等多元方式,打造更立体的能源科普体系。
本期活动由温州市科协主办,温州市科普联合会承办,由温州之光能源博物馆、温州加智科普实验教育基地协办。
2025年,温州市科普联合会将继续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持续开展公益研学科普活动,通过一场场精品研学活动,助力提升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动力,助力提升温州全民科学素养服务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请关注后续系列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