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学会动态

扫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老科协农业专家助春耕在行动(之二)

发布日期:2020-03-12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市科协字号:[ ]


【按】:当前,正是农村春耕备耕的大忙季节,温州市老科协农业专家根据农村产业发展及农民的迫切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三农的技术活动。农业专家、2019最美科普大使吴振旺在上次精心编写了关于“杨梅”和“果桑”两种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科普资料的基础上,今又编写了《桃果实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的材料;副会长王诚在编写了“三月蔬菜农事”的基础上,今有编写了《茄子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资料。现一并发出,供农民朋友参考使用。


桃果实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吴振旺

温州市文成、泰顺、永嘉、瑞安等山区桃树种植面数千亩,经调查,危害桃果实的主要病害有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实腐病、桃软腐病、桃黑斑病、桃黑星病、桃疮痂病等。

近年来,果农普遍反应桃果实病害很难防治。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而是偏重化学防治轻视农业生态等防治方法和措施而造成的。为了有效地控制桃果实病害发生与危害,生产优质、高产桃果品,应在加強农业措施前提下,适当用些防护性和髙效安全性药剂及生物药剂进行防治。现将桃果实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读者和果农朋友参考。

一、桃炭疽病

桃炭疽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病害。不仅危害桃的花果,还会危害桃的叶片和枝干。近几年来严重为害桃树,直接影响桃产量和品质,部分品种发病后还引起大量的落花、落叶、落果,严重的全株死亡。

(一)为害症状

(1)枝干:新梢病斑长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后渐变为褐色,边缘带红褐色,略凹陷。天气潮湿时,表面长有橘红色的小粒点,病梢向一侧弯曲。当病斑环绕枝条1周后,枝条上端枯死。
  (2)叶片:叶片以主脉为轴心,两边向正面卷曲,有的卷曲成管状,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后期病斑中部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橘红色至黑色的小粒点,最后造成叶片穿孔。
  (3)果实:幼果受害果面呈暗褐色,发育停滞,萎缩硬化。稍大的果实发病,初生淡褐色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呈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显著凹陷,后在病斑上有橘红色的小粒点长出。果实将近成熟时染病,病斑为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显著凹陷,其上散生橘红色小粒点,并有明显的同心环状皱纹。



▲炭疽病危害桃子果实症状  

(二)病害流行条件

桃炭疽病病菌一年内能多次侵染,若条件适合,当年就会流行。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左右,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6℃;开花期及幼果期低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成熟期则以温暖、多云、多雾、高湿的环境发病重;夏季修剪技术不当、不及时,生长过旺,种植过密,挂果超负,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发病重区域可选种天津水蜜桃、脆蜜桃、新中川岛桃、大久保、白桃、岗山早生、玉露、白花等等抗病较强的品种。②及时清除树上的枯枝、僵果和地面枯枝落叶,集中处理。防止雨后积水,以降低园内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促使桃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果园内套袋时间要适当提早,以在5月上旬前套完为宜。③及时进行夏季修剪,控制植株生长过旺,严格疏果保证植株挂果不超负,随时保证植株和整个果园通风透光。
  (2)药剂防治:芽萌动前喷1∶1∶100波尔多液,或波美3~4度石硫合剂。落花后至5月下旬,喷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3~4次,其中以4月中旬至5月上旬喷药最重要。桃树生长季节中,铜杀菌剂慎用,避免造成药害。

二、桃褐腐病
   桃褐腐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病害。不仅危害桃的花果,还会危害桃的叶片和枝干。流行时引起大量烂果、落果。受害果实不仅在果园中相互传染为害,而且在贮运期中亦可继续传染发病,造成很大损失。

(一)为害症状

(1)枝干:新梢发病初为病斑长圆形,褐色,后期中央凹陷,边缘紫褐色,常发生流胶,当病斑扩大至围绕枝梢一周后,病梢上部枯死。
  (2)叶片:嫩叶发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圆形褐色水烫状斑点,很快扩大,边缘绿褐色,中部黄褐色,可见有深浅相间的轮纹,后渐扩展到叶柄,全叶枯萎,病叶残留于枝上经久不落。
   (3)花器:花芽受害严重时花芽松散干枯。花受害时,先侵染花瓣和柱头,初呈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期花萎凋,花朵成喇叭状,无法张开,花瓣顶部变褐,花柱肿大畸形;潮湿天气病花迅速腐烂,表面丛生灰霉;天气干燥时则萎垂干枯,一直悬挂在枝上,久不掉落。
  (4)果实:幼果至成熟果实,都容易被侵染,而且随着果实成熟,受害越重。发病初期,可以看见果实表面上出现一些褐色圆形小斑点,如果环境适宜,病斑扩展很快,病斑在几天内就扩散到整个果实,果肉很快变褐软腐;发病后期,病斑表面会长出许多灰色霉状物,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果大部分或全部腐烂,果实腐烂后很容易脱落,但是也有许多失去水分变成僵果,挂在树上不掉落。

发生桃褐腐病的果园,采收的果实在贮运中如无低温条件保障,则很容易腐烂,损失严重。



▲桃褐腐病危害果实症状

(二)病害流行条件

桃褐腐病病菌一年内能多次侵染,若条件适合,当年就会流行。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左右,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高湿是病菌蔓延的有利条件,春夏之间雨水多,台风、秋雨季节,沿河及沿湖多雾有利于褐腐病猖獗流行和重复发病。果实贮运中如遇高温高湿,则有利病害发展,损失更重。
  果园环境差。残留于树上或落于地上的病僵果、病花朵形成的分生孢子、病果梗和病枝未经处理,成为传染源。地势低洼,夏季修剪技术不当、不及时,枝叶过于茂密,通风透光较差的果园发病都很重。

(三)综合防治技术

(1)检疫:严格检疫,禁止从病区、老区引入带病苗木和接穗,一经发现立即烧毁。
  (2)农业防治:①冬季修剪时认真清除树上枯枝僵果。桃园内不宜间作油菜、莴笋等易感染菌核病的作物。园地冬季深翻,深埋落地病僵果。②及时进行夏季修剪,控制植株生长过旺,严格疏果确保植株挂果不超负,随时保证植株和整个果园通风透光。③早春及时耕锄,并喷撒石灰粉消灭地面残存病僵果上病源菌。④幼果期间座果过多时应及时疏果,避免果实相互密接,防止病果与好果的接触传播。疏果时对萼片不能顺利脱落的幼果采用人工脱萼。可减少感染菌源病。⑤采果后应立即用冰凉水的冷水降温,晾干果面水分后装箱,可减少贮存运输中病菌感染的果实腐烂。
  (3)药剂防治:谢花后至幼果期喷80%退菌特1000倍液加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2次。及时喷施20%特福力3000倍液等药剂防治蚜虫。

三、桃实腐病

桃实腐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病害。不仅危害桃的果实,还会危害板栗、茄子、番茄等植物的果实。是桃的常见病害,广泛为害桃果实,严重影响桃产量和质量。

(一)为害症状

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果实,果实近成熟时,病情加重。桃果实自顶部开始表现为褐色,并伴有水溃状,后迅速扩展,边缘变为褐色。感病部位的果肉也为黑色、且变软、有发酵味。感染初期病果看不到菌丝,后期果实常失水干缩形成僵果,表面布满浓密的灰白色菌丝。

 


▲桃实腐病危害果实症状

(二)发病条件

桃园密闭不透风、树势弱发病重。

(三)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①注意桃园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控制树体负载量。②捡除园内病僵果及落地果,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防治应重点在花期喷药,同时结合消除桃园病源。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 000~1200倍液。每15天用药1次,共用2~3次。

四、桃软腐病

桃软腐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病害。不仅危害桃的果实,还会危害其他果树的果实和蔬菜类的果实。该病传染力很强,常引起贮藏、运输和销售中的大量烂果,损失严重,是桃果实采收后的主要病害。

(一)为害症状

果实最初出现茶褐色小斑点,后迅速扩大。2~3天后,病果呈淡褐色软腐状,表面长有浓密的白色细绒毛,几天后在绒毛丛中生出黑色小点,外观似黑霉。



▲桃软腐病危害果实症状  

(二)发病条件

病原菌通过伤口侵入成熟果实,经气流传播。健果与病果接触也可传染。而且传染性很强。温度较高且湿度大时发展很快,4~5天后,病果即可全部腐烂。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桃果成熟后及时采收,在采、运、贮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
  (2)物理防治:注意在0~3℃波动低温下进行贮藏和运输。
  (3)药剂防治:用苯菌灵、脱乙酰壳多糖和氯硝氨等药剂浸果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五、桃黑斑病

桃黑斑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病害。是桃果实采收后贮藏、运输和销售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发病初期,常把有红尖症状的病桃误认为是好桃,装箱后病斑很快变成黑斑并引起腐烂,出现大量烂果,损失严重。

(一)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分3个阶段。
  (1)初期:果尖形成乳头状突起,最大可达1.5~2厘米,也可以形成圆丘形或圆锥形。
  (2)中期:桃尖以后产生稀疏红点,形成红尖,而且红尖的下部往往有一黄色晕圈。红点密度逐渐增大,便形成红斑,果农称之为。红嘴。有时乳突状由绿变黄绿,形成黄绿色的桃尖。
  (3)末期:桃尖组织坏死后,形成褐色病斑,并有不明显轮纹,其上很快产生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表面呈粉红色。有的病桃症状表现较晚,乳头状畸形尖、黄尖,红点,红斑,水渍状等症状,可保持到采收,但是在采收后继续发展,最后仍形成黑斑。



▲桃黑斑病危害果实症状  

(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花芽鳞片上越冬,雌蕊及幼果果尖的黑斑病带菌率在开花后是逐渐增加。花瓣萎蔫带菌率明显增长。病原侵入期是从开花期开始,花瓣萎蔫期至盛花后40天左右形成侵染高峰。果实症状最早在7月中旬开始出现,大部分病果出现在7月下旬以后。一般在雨后4~15天左右发病重。密植树发病轻,非密植树发病重。成龄树发病重,树体上部病果较多,但树冠上部的病情无显著差异。

(三)综合防治技术

幼果期雨后喷锌灰液(硫酸锌:生石灰:水比例为1∶4:240)1~2次药,即可有明显防治效果。

六、桃黑星病

桃黑星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病害。不仅危害桃的果实,还会危害桃的叶片和枝干。迥时还危害梅、杏、李、扁桃、樱桃等核果类果树。该病发病率为20%~30%,严重时可达40%~60%。

(一)为害症状

(1)枝干:枝梢发病,最初在表面产生边缘紫褐色,中央浅褐色的椭圆形病斑。大小约3~6毫米,后期病斑变为紫色或黑褐色,稍隆起,并于病斑处产生流胶现象。春天病斑变灰色,并于病斑表面密生黑色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丛。病斑只限于枝梢表层,不深入内部。病斑下面形成木栓质细胞。因此,表面的角质层与底层细胞分离,但有时形成层细胞被害死亡,枝梢便呈枯死状态。
  (2)叶片:初期在叶背出现不规则暗绿色斑,以后正面相对应的病斑亦为暗绿色,最后呈紫红色干枯穿孔。病斑较小,很少超过6毫来。在中脉上则可形成长条状的暗褐色病斑。发病重时可引起落叶。
  (3)果实:果实发病多在果实梗凹附近,最初呈淡褐色斑点,逐渐发展成暗褐色,后呈略突起的黑色痣状斑点,斑点大小2~3毫米,严重发生时病斑聚合成片。由于病菌扩展仅限于表皮组织,发病后果肉仍可继续生长,而表皮因死亡而生长停止,因此病果常发生龟裂现象,致使丧失商品价值。果梗发病,病果常早期脱落。



▲桃黑星病危害果实症状

(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或芽的鳞片中越冬。4~5月份降雨后,借风雨或雾滴传播。直接穿透寄主表皮的角质层侵入,在叶片上则通常自其背面侵染。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24~2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7℃。 春季和初夏及果实近成熟期多雨潮湿易发病。果园地势低洼病害发生重。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

(三)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①冬季修剪清除病枝梢,减少病菌来源。②及时进行夏季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良好,可减少发病。③桃园内注意雨后排水。④果实套袋。座果后套袋,以防病菌侵染。
  (2)药剂防治:①开花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铲除枝梢上的越冬菌源。②落花后半个月,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共防3~4次。

七、桃疮痂病

桃疮痂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病害。不仅危害桃的果实,还会危害梅、杏、李、扁桃、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果实,亦危害叶片和新梢。主要影响桃果实的商品性,受害的果实还可食用,但商品价大大降低。

(一)为害症状

桃果实受害,表面初生褐色圆形小斑,严重时,数个病斑愈合成片,后期变为紫黑色或黑色。病斑只限于表层,不深入果肉可使果皮组织枯死龟裂。枝梢受害,病斑呈椭圆形浅褐色,后期黑褐色微突起,也只限于表层。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出现不规则暗绿色斑,以后正面相对应的病斑亦为暗绿色,最后呈紫红色干枯穿孔。



▲桃疮痂病危害果实症状. 

(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或芽的鳞片中越冬,翌年4-5月降雨后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或雾滴传播,进行初侵染。孢子萌发适温为20-27℃。病菌潜育期,果实上40-70天,枝梢、叶片上25-45天,因此再侵染对果实危害不大。一般,早熟品种还未显症,即已采收。晚熟品种发病稍重,5-6月份为病害盛发期,但幼果期较轻。
    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果园地势及品种有关。特别是春季和初夏及果实近成熟期的降雨量是影响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此间若多雨潮湿易发病,果园地势低洼,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好,湿度大发病重。一般早熟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
(三)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①冬季修剪,认真剪除病枝、枯枝,清除僵果、残桩,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来源。②及时进行夏季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良好,可减少发病。③桃园内注意雨后排水。④果实套袋。谢花后3~4周后进行果实套袋,以防病菌侵染。
   (2)药剂防治: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铲除枝梢上的越冬菌源。谢花后半月,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胶体硫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混合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上药剂与硫酸锌石灰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每10-15天用药1次,共3-4次。

(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2020年3月10日








茄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王 诚


茄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温州等浙南地区蔬菜基地菜农多有种植的良好传统。种植茄子产量高,经济收入好。3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正值茄子结果采摘盛期,也是茄子病虫害盛发危害期。为了使广大菜农更好地控制茄子病虫害发生与危害,确保笳子丰收高产,以增加菜农的经济收入,本人介绍茄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供读者和菜农朋友参考使用。

1、茄子绵疫病

【为害症状】茄子绵疫病又叫“烂茄子”“掉蛋”等。这是由低等真菌疫霉菌所致的病害,其除为害茄子外,还为害番茄、黄瓜、马铃薯等。在茄子上主要为害果实、茎叶,花器也能受害。果实上最初发生水渍状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小斑,迅速扩大并凹陷,常全果腐烂,潮湿时生白色稀松绵霉,内部果肉变黑腐烂,易与花萼脱离。嫩枝上产生水浸状暗褐色斑点,溢缩并凋萎枯死,幼苗感病则发生猝倒症状。

【发病条件】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可直接侵染幼苗的茎或根,或经雨水喷溅到近地面的果实上引起果实发病。病斑上的病菌,经风雨、浇水进行再侵染。一般3至5月份,阴雨连绵,阳照少,棚室湿度大低,排水不良,生长衰弱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⑴选用抗病品种:如、杭茄1号,引茄1号,广东杂交红茄等。

⑵穴盘培育壮苗,防止僵苗和徒长苗,带土护根移栽。

⑶农业防治:切忌与茄科作物连作。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高畦或小高垄定植或宽垄密植,施足底肥,及时摘除病老叶并集中处理,不能用来沤肥,雨后及时采收并及时清理病果。

⑷药剂防治:发病前或雨季来临前喷药预防一次,发病后,摘除病果病叶,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药剂有1∶1∶160的波尔多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发病高峰时喷72%的杜邦克露可湿粉800-1000倍液,或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茄子绵疫病危害果实症状

2、茄子褐纹病(又叫干腐病)

【为害症状】该病是由高等真菌(半知菌类所致的病害)。该病可侵染茄子幼苗和成株茄,幼苗受害,多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形成近似梭形水渍状病斑,以后变为暗褐色,凹陷并收缩。条件适宜时,病斑扩展环绕茎部,幼苗猝倒。叶片受害,先从底部叶发病,逐渐向上部发展,开始产生水渍状褐色,中间呈灰白或浅褐色,中央轮生许多小黑点。干燥时病斑易开裂,阴雨天易形成穿孔。茎部受害,病茎为水渍状梭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灰白色,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逐渐凹陷干腐,并连接成较长的坏死区。果实受害最严重,病初在果面上产生黄褐色病斑,稍凹陷,圆形或椭圆形,病果呈半软腐状,后期轮生许多小黑点,最后病果腐烂脱落或在枝上干缩成僵果。

【发病条件】茄子褐纹病主要侵染茄子。病菌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在种子上越冬。种子带菌是幼苗染病的主要原因,也是远距离传播病菌的途径。田间主要靠雨水、昆虫、田间作业传播蔓延。发病适宜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85%以上。浙南地区3月下旬至6月上句,棚室通风透气差,温度較高,湿度大,发病严重。栽培密度过大时也易引起发病。另外,连作、排水不良、土质黏重、氮肥过多,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①种子处理: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15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浸种10分钟,凉干,穴盘育苗。

②农业防治:与其它科蔬菜实行轮作2-3年。进行苗床消毒,50%多菌灵或75%噁霉灵10克,加细土20克拌匀,播前1/3撒在畦面上,播后用2/3药土覆盖。加强栽培管理即N、P、K肥要配合使用,施足基肥,发现病株、病叶,病果要及时清除。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阿米妙收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褐纹病危害茄子果实症状



▲ 褐紋病危害茄子叶片症状。


3、茄子菌核病

【症状】,茄子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箘核病。苗期发病始于茎基,病部初呈浅褐色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呈软腐状,无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菌丝集结为菌核,病部缢缩,茄苗枯死。成株期各部位均可发病,先从主茎基部或侧枝5-20cm处开始,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稍凹陷,渐变灰白色,湿度大时也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皮层霉烂,在病茎表面及髓部形成黑色菌核,干燥后髓空,病部表皮易破裂,纤维呈麻状外露,致植株枯死;叶片受害也先呈水浸状,后变为褐色圆斑,有时具轮纹,病部长出白色菌丝,干燥后斑面易破;花蕾及花受害,现水渍状湿腐,终致脱落;果柄受害致果实脱落;果实受害端部或向阳面初现水渍状斑,后变褐腐,稍凹陷,斑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菌核。

【病原:】该病是由高等真菌核盘菌所致的病害,发病后期,病菌可产生菌核,箘核圆形或不规则形,鼠粪状,,多附着在主茎或侧枝上,尤以髓部多。菌核外面黑色,内部白色,萌发后产生子囊盘,并产生子囊。,内含8个椭圆形无色的子囊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箘主要以菌核在田间或塑料棚土壤内越冬。翌春茄子定植后菌核萌发,产生于囊盘,然后散发子囊孢子,随气流传到寄主上,由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子囊孢子一般不能侵害健壮植株,但大多数子囊孢子的芽管可穿过失去膨压的表皮细胞间隙,直接侵入寄主体内,即为该病的初侵染。在棚内病株与健株,病枝与健枝接触,或病花、病果软腐后落在健部均可引致发病,成为再侵染的一个途径。该菌孢子萌发以16-20℃,相对湿度95%、100%为适宜。在棚内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早春有3天以上连阴雨或低温侵袭病情加重。

【无公害防治法:】

(1)提倡施用腐熟有机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塑料棚内栽培茄子覆地膜可阻止子囊盘出土,减少菌源。

(2)药剂处理土壤,每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kg,对干土适量充分混匀撒于畦面,然后耙人士中,可减少初侵染源。

(3)注意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寒流侵袭时注意加温防寒防植株受冻诱发染病。

(4)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到棚外销毁。

(5)药剂防治:田间始见子囊盘或发现中心病株后,喷洒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轮换或交替使用,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此外保护地也可选用烟雾法或粉尘法。 

       


▲ 茄子菌核病危害茄子果实形成菌核的病征

4.茄子红蜘蛛

【为害症状】红蜘蛛属于螨类,成螨产生卵,卵孵化为幼螨,幼螨蜕皮形成若螨,其常聚集在叶背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开始为白色小斑点,后退绿变为黄白色,严重时全株叶片干枯发红似火烧,叶片脱落。果实受害时,果皮变粗,影响品质。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0-20代,以成螨潜伏在杂草、土缝处越冬。第二年春,先在杂草或越冬场所繁殖,再转移到茄或其它蔬菜上侵害。开始侵害下部老叶,再向上蔓延。浙南地区在5月底到7月初侵害重。高温干旱容易大量发生。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将茄子地块周围的杂草、枯枝、落叶清理干净,茄子拉秧后,将残枝落叶清理干净,以减少虫源。②药剂防治:在发生初期用1%苦参碱1000倍液,或78%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1500倍液,或22%阿维。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饰交替施用,7天喷一次,连喷2-3次,重点喷叶背,可轮换用药。



▲ 茄子红蜘蛛的虫螨

5、茄子茶黄螨

【危害症状】茶黄螨形态微小,肉眼难以识别,成螨和幼螨集中在作物幼嫩部分刺吸汁液而造成为害。茄子叶片受害后,叶片增厚,叶缘下卷,叶背呈灰褐色,有油渍状光泽;嫩茎受害后呈黄褐色扭曲畸形,严重者生长点干枯。花蕾受害不能开放而脱落;果实受害,果柄、萼片及果皮丧失自然色及光泽,呈灰褐色,果实老化畸形,无食用价值。茶黄螨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16℃~23℃,相对湿度80%~90%,在温暖潮湿的地区和温室四季均可发生。繁殖速度快,夏季约5天繁殖1代,1头雌螨每次能产卵100多粒。其寄主很多,以成螨在土壤和杂草根部越冬。







▲ 茄子茶黄螨(虫态)及危害叶片症状

【防治方法】

(1)清除田间和周边杂草,采收结束后,立即清除枯枝残叶集中烧毁,减少虫源。

(2)发生初期应抓紧防治,防止蔓延。喷施药剂见防治红蜘蛛。可喷施或每隔6~7天喷1次,连喷3次。喷药重点是植株的生长点、嫩叶背面、花蕾和幼果。茄子也有薊马发生危害,可喷施乙基多杀菌素(6%艾绿士)2000倍液.或22%特福力3000倍液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市老科协农艺组

( 周瑞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