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学会动态

扫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桥墩镇美丽乡村建设考察小记

发布日期:2017-09-26访问次数:信息来源:市科协字号:[ ]


    为助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应苍南县关工委邀请,温州市老科协拟在国庆节后,由建设组专家为苍南县乡村干部举办一次关于“做好保护与开发,创建美丽乡村”的专题讲座。为了解情况,做好讲座准备,温州市老科协科技咨询部组织四位专家于9月19日前往桥墩镇八亩后村、矴步头村、碗窑村考察。此次考察,苍南县关工委、桥墩镇有关领导全程陪同,考察地的村委领导给予热情接待,分别就美丽乡村建设相关内容进行座谈、交流,实地参观各村庄建设、古民居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状况。从中了解各村为美丽乡村建设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难点与问题等,获得许多第一手材料。

   第一个考察点是八亩后村,一个原本破旧、贫困的山村,现如今已初步成为旅游度假村。村庄道路宽敞、整洁,江南风格的民居、屋舍整齐有序,各种公共设施齐全;在青山环抱之中,周边茶园连畦成片。这是他们用了 30 多年的功夫实现了这个蜕变。据村主任杨思全介绍,上个世纪 80 年代,在当时党支部书记李孔宗的带领下,靠筹集的五十元钱,五名党员、五把锄头、五件蓑衣,齐心奋斗,10 年间,在荒山上建成规模 3000 亩、年产 150 万公斤茶叶的茶园。进入新世纪后,又筹资 2000 万元进行新农村建设,按统一规划、山水田园特色标准,鼓励村民有偿自愿地进行农房改造,使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又以茶文化为主题,进行旅游度假休闲景区建设,并已初具规模。在惊叹十年一巨变的同时,也对旅游开发中遇到的客源以及留住客人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咨询组积极建议: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挖掘、丰富旅游内涵;要在保护好古村、古民居的同时,展现“革命老区”的辉煌史迹,应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开发。

    第二个考察村落是矴步头村,现为桥墩镇碗窑社区所在地,与八亩后村的青山簇拥截然不同的是,这里绿水荡漾,鳌江之主要源流——莒溪、清水溪、南岙溪三水汇流于此,造就了村庄的第一特色:众多矴步跨于溪流之上。由于建造年代不同,矴步多彩多姿,蔚为壮观。历史上这里是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和交通枢纽,有两省四县通衢的美称。村庄的第二个特色,是新老街区沿莒溪和清水溪两岸布局而建,溪东为矴步头老街,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别具山区小街的韵味;溪西为矴步头新街,新辟一公园,园林、曲径、亭台、小品,在美化乡村环境上,有与众不同的感觉。第三特色是对古建筑的保护,最具名气的是谢氏民居,被列入苍南县文物保护单位,并于 2006 年 10 月进行首期修缮,使广昌大院古宅重现风采。考察组对古村保护和对新区建设,分别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第三个考察点是位于玉龙湖河谷中上游的碗窑古村落,这是个声名远播的名村。有许多名片:与山水融合最为典型的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族民间建筑魅力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浙江最美丽的乡村等等。考察人员都不止一次来参观过。村中大部分建筑自明末清初开始形成,手工作坊及设施等为历史原物,被誉为“明清时期手工业制瓷的活博物馆”。八角楼、吊角楼龙窑、古戏台、三官庙等古建筑,一直原汁原味地保存至今,殊为不易。

    碗窑村早就对外开放为旅游景点,据负责人陈站长介绍,在古村落保护与对外开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面临许多问题,目前最突出的有两个:一是旅游区提升等级申报问题,因牵涉到水源保护,审批困难;二是古建筑住民的迁移问题,由于部分住户不肯外迁,使一些民居转化为民宿等旅游基础实施无法实施,留不住客流,同时也给消防安全带来隐患。此外,村民才 1500 人,空巢老人达258 人,也是不小的压力。对此,考察组和当地干部进行了积极探讨。

    一天考察下来,咨询人员对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很有信心:各村的共同点就是都拥有魄力、愿为群众办事、热心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都有古村落家底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经验。建设美丽乡村是村民的追求与愿望,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青山绿水”的要求。其次,使考察人员增加了许多感性认识,对讲座的内容基本做到心中有数。老科协已确定,本次讲座将邀请前规划设计院院长丁俊清主讲,正与县关工委商定具体时间。( 陈延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