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级动态

温州龙湾教授院士三兄妹耄耋之年捐资逾百万在母校建一座图书馆

  • 发布日期:2017-11-27
  • 浏览次数:
  • 来源:市科协
  • 字体:[ ]

近日,张淑仪院士在参加完温州市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后,专程来到母校温州市龙湾区永兴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永兴一小”),了解和关怀母校近年来的新发展、新变化,并参观了综合楼四楼“肇麟图书馆”所在地,对图书馆具体实施和装修进展表示满意……

两年前,三位年逾八旬、常年在外的温籍兄妹,决定投资逾百万,在他们的故乡母校捐建一座图书馆。

这三位老人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出钱建图书馆?他们希望建成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的?

捐建者来自知名书香门第,建馆希望助推文史研究

三位捐建图书馆的老人分别是张鸣华先生、张淑真女士、张淑仪女士。

三兄妹来自于温州一个知名书香门第:高祖张振夔是清末举人、19世纪上半叶“永嘉之学”的代表人物。这个家族,在近现代培养出两位院士、十八位教授。其中,张鸣华是清华大学数学教授,张淑真是硅酸盐高级工程师,张淑仪则是中科院院士、我国声光领域著名科学家。

三兄妹要在永兴一小捐建图书馆,源于其家族与这所学校的深厚渊源——不仅家族中许多人毕业于此,1913年,他们的父亲张肇麟先生,也就是永强人尊称的“范夫相”还出任了改制以后的永兴一小前身——永嘉二高的首任校长。也是为了纪念父亲,三兄妹捐建的图书馆今年已定名为“肇麟图书馆”。

“筹建这样一个图书馆,是想给有志于文史研究的年轻人提供切实的帮助,同时希望吸引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能积极加入到文史研究的行列。”2015年5月26日,张鸣华和张淑仪两人专程从北京和南京回到龙湾,与有关部门及相关专家学者商议肇麟图书馆的建设事宜。张鸣华先生在此行中袒露了兄妹萌发筹建肇麟图书馆的心声:父亲年幼时就非常好学,曾经潜心研究古代文化史、永强当地文史,留下了许多关于古代文化研究的手稿。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想参考到好的文史书籍非常不容易。受父亲影响,他本人也有很深的文史情结,自幼熟读《左传》、《礼记》,对文史研究很感兴趣。退休以后,潜心研究文史二十多年,曾于2007年专程回温州参加纪念陈傅良诞辰870周年暨永嘉学派学术研讨会并发言。张鸣华先生表示,这所图书馆建成后,特别期望它能帮助到社会上没有机会进大学或研究单位的爱好文史的读者,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学成为相关专家。

图书馆将对社会开放,特设考古部和文史部

捐建者对图书馆有这样的期望,也决定了这所图书馆一旦建成,将面向全社会开放,服务广大读者。

互联网时代,向社会公开的一个便捷方法就是搭上网络快车,为此,张鸣华和张淑仪今年还专程到龙湾区图书馆,就肇麟图书馆的书目选藏问题、图书馆的联网等问题进行了咨询与交流。龙湾区图书馆馆长陈嘉河表示,区图书馆将为肇麟图书馆提供联网技术支持,待到肇麟图书馆建成后,可以和区图书馆实现一卡通,便利于社会读者从肇麟图书馆借书阅读。

永兴一小新校建成于2015年9月,占地52亩、投资1个亿的。新校有10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场地,这块场地将全部用于肇麟图书馆的建设。对于永兴一小来说,在校内建一所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则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比如开放时间的设定,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相关安保措施的加强等。“但是,考虑到首任校长的子女们在学校里创建图书馆,情真意切,意义非凡,我们还是决定全力支持和配合。”永兴一小校长陈建杰告诉记者,张鸣华、张淑仪作为学校的知名校友,也一直是孩子们崇拜的对象,由他们兄妹出面捐建的图书馆,也必将对孩子们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鼓励他们像张家兄妹一样,多读书,读好书,成人、成才。”

事实上,正在建设中的肇麟图书馆不仅包括特设的、面向社会文史爱好者开放的文史部和考古部,还包括教育部。教育部将专门作为儿童图书馆面向永兴一小的学生开放。

兄妹捐资百万用作图书馆启动基金

其实早在2012年,张鸣华兄妹就向永兴一小表达了捐建图书馆的意愿。如今,随着师生迁入新校舍,图书馆也有了筹建的足够空间,于是,张鸣华兄妹捐资100万元,用作肇麟图书馆的启动基金。

据陈建杰校长介绍,这100万基金,其中20万将用于图书馆的装修和设备购置,另外20万一般情况下不动用。按照张鸣华兄妹的建议,由校方选出一个团队,专门负责这80万的理财。每年的理财收益将用于文史部和考古部相关书籍的更新、购买。

严谨是科学家们的特点。在提出这个建议之前,张鸣华先生专门考察了他原来的单位、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情况。老先生发现,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本金由捐赠款组成,现在规模已经很大,清华大学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有一个庞大的管理团队来为基金理财,每年投资收益可观,已经平稳运作20年。张鸣华觉得:肇麟图书馆基金和清华大学教育基金虽然规模大小不同,但可以参考清华大学的基本做法。

为此,张鸣华执笔,代表兄妹三人专门就基金问题给陈建杰校长写了封信,表达了以上想法,同时提出:“由于学校领导可能更换,因此对于‘图书馆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应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而且图书馆如果办得成功,基金应该不断注入,研究方向还应该扩大。所以这个基金应该长期存在,为此制订一些必要的原则,将有利于以后的工作与发展。”

“目前基金的运作还比较简单,主要是购买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年收益有3万多元。”陈建杰校长表示。

奔走多家图书馆,研究图书上架、联网

参加完科协的代表大会后,张淑仪院士不顾辛劳,和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哥哥张鸣华教授一起,连续两天相继考察了龙湾区图书馆、温州大学图书馆和温州图书馆。此番考察的目的与两年前不同,主要的目的,一是观察图书如何分类编目、上架;二是确定图书馆的联网借阅。

按照目前通用的图书编目系统,“肇麟图书馆”的大部分图书,都属于“文史类”,显然,这样的分类对“肇麟图书馆”来说,无异于没有分类,因此,兄妹二人在考察了几个图书馆之后,着手商量自己订制一套编目系统。

“目前,我们已经搜集了6000多册文史类图书,有图书,有杂志,接下来还要再去集中购买一些。”其实,张淑仪院士和张鸣华教授在20年前就已经在筹划建立这样一个图书馆,开始有意识地搜集这方面的文献图书,其中一些还是从旧书市场上淘来的。“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图书是清华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南大图书馆都没有收录的”谈到这些图书,兄妹俩如数家珍。

考察完毕,兄妹俩商议,约定农历年后,大约是2018年3月份回到永兴一小住下,自己主持图书馆的图书编目、上架和联网事宜。

按照肇麟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图书馆将于2018年10月2日、也就是永兴一小135周年校庆当天开馆。(龙湾区科协 冯小华)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